成功案例 / CASE
|
最新!第十四屆花炮文化節,5月10號舉行!时间:2019-04-11 今天(1月7日)上午,瀏陽召開第十四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文化節征求意見座談會,就花炮文化節運作方式、活動內容等方面征集行業意見。會議決定第十四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文化節,擬于2019年5月10號舉行。
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,為確;ㄅ谖幕澋挠行、針對性和影響力,瀏陽擬將花炮節提前到上半年舉辦,以弘揚傳統文化為核心,按照瀏陽“在區域謀發展、在全國爭地位、在全球引資源”的基本方略,結合“鄉村振興”目標任務和“全域旅游”消費態勢,通過“焰火+”“旅游+”“文化+”,創新瀏陽國際花炮文化節活動內容、傳播方式、辦節理念、覆蓋范圍、頂層設計和立意高度,全力拓展產業鏈條,全新塑造城市靈韻,全面挖掘文化內涵,將第十四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文化節打造成“產業盛會、旅游盛典、文化盛宴”,進一步奠定瀏陽“一河詩畫、滿城煙花”的城市形象。 你看過哪屆花炮節? 一起來回顧下 歷屆花炮節的精彩瞬間! 2017年第十三屆 國焰生花迎“新生” 兩年一屆的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文化節,于2017年再度綻放——1290平方米網幕威亞焰火無縫融合、無人機焰火編隊、WIFI并聯移動焰火矩陣、無煙噴花機、噴火機藝術編排等眾多創新形式,一一上演。瀏陽花炮節通過新的產品、新的配方、新的表演方式,將煙花與文化融合,為焰火注入新的生命力,再次點亮瀏陽,流淌兩岸,引世界驚嘆! 第十三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文化節以“新生”為主題,舉行開幕式暨煙花藝術匯演、音樂焰火大賽、煙花爆竹交易展示會、“國焰生花”攝影展等9大主題活動,并首次引入潛藏舞臺、山水實景的舞美概念,通過“與世界對話”跨屏點火儀式、山水融焰實景舞臺等新型表達方式,實現科技與傳統的互動。 2015年第十二屆 焰火點亮“一帶一路” 在2015年11月,第十二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文化節有了一個“萌萌噠”的卡通形象,人們稱它為“陽陽”,全球遴選出來的吉祥物。從此,兩年一度的花炮文化節有了具體的文化形象。2015年11月5日至7日,第十二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文化節以“東方花語·e路芬芳”為主題,隆重舉行。煙花藝術匯演引用“互聯網+”的模式,啟動萬人手機點火開幕儀式。 攝影:彭紅霞 伴隨著駝鈴聲聲,焰火在瀏陽河畔繪出落日長河,再依次點亮西安、敦煌等沿路的城市標志,高密度彩色字幕煙火產品結合新技術與新工藝,打造出巨大的網幕動態焰火“一帶一路”。 那一刻,人們在歡呼!世界在驚嘆!這一場科技、焰火、文藝,無縫契合的環保煙花,在淋漓盡致的煙花燃放中完美呈現! 2013年第十一屆 以“文化節”全新亮相 瀏陽花炮人的智慧和創新,從來不讓人失望。第十一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文化節以“安全·環!睘橹黝},產品全部采用微煙、無硫產品。安全來坐鎮,美麗卻不打折。開幕式上,隨著點火令下,瀏陽河上空瞬間煙花齊鳴,由焰火組成的“安全環!4個大字和花炮節節徽,熠熠生輝。 舞臺上,寬300米、高50米的“威亞特技焰火表演”,通過排序組合,變化多端的手法將焰火演澤得更加動感,更加時尚,引來無數人的尖叫和歡呼。高空在表演,水面立體特技焰火表演也不示弱,在水面條狀和環狀浮臺上搖曳多姿。更讓人點贊的是,這種立體焰火,殘渣和紙屑幾無殘留。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花炮節更名為“花炮文化節”,進一步體現了節會的文化性和群眾性。業務電話15074838588 2011年第十屆 看焰火璀璨千年 時間流逝,記憶不會消散。2011年10月那一場焰火,在記憶中發酵。 舞臺處,瀏河邊,一條由焰火組成的200米長、30米寬,離地30米的“瀏陽河”時而急流奔騰,時而舒緩如歌,形成巨幅畫卷——“美麗瀏陽河”緩緩展現,再創一項花炮世界吉尼斯紀錄! 第十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節以“璀璨千年,歡樂世界”為主題,開幕式共分為六個篇章進行,分別為啟動儀式、夢回千年、長河星舞、盛世華章、歡樂世界和大美瀏陽。 較之往屆,晚會有許多創新的地方,比如開幕式的點火方式更加環保、更有特色;采用了360度全景開放式實景舞臺;首次以沙畫形式回顧歷屆花炮節;文藝演出的焰火與山水完美結合,這是一場“天、地、水、人”的精彩大戲。 2009年第九屆 點燃夢想祝福祖國 第九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節,瀏陽打造了諸多活動:國際焰火專業攝影邀請賽暨名家攝影展;海選10位中國(瀏陽)花炮天使;開展市民花炮文化廣場演出、瀏陽花炮藝術巡游等活動,吸引海內外的朋友來廣泛參與,引爆全城。 世人矚目的開幕式,第一項創新就讓人折服,所有焰火燃放擯棄了傳統的打法——隨著3只“和平鴿”焰火騰空而起,引燃字幕“點燃夢想,祝福祖國”和節會會徽,隨后美麗的煙花猶如瀑布飛瀉,照亮整個瀏陽河畔。 在這一屆花炮節上,世界煙花產業中最為前衛、最富創意、最具個性的花炮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產品齊聚瀏陽,數十萬發焰火齊鳴,規模為歷屆之最,花炮節成為花炮產業發展的風向標。 2007年第八屆 首創企業辦節會 空中禮花爭奇斗艷,岸邊焰火升騰綻放,河面流光溢彩,立體瀑布飛流直下,喜慶燈籠隨風飄曳……將濃未濃的夜幕中,第八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節開幕式在山水實景焰火中拉開序幕。 再往前追溯幾小時,一串長達22.8公里的鞭炮從大瑤李畋廣場牽引至瀏陽河廣場,清脆的爆竹聲響徹瀏城,這一項“全球最長的鞭炮燃放”吉尼斯紀錄申辦活動,奏響著第八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節前奏。 人們將記得那場聲勢浩大的夜空燦爛,而歷史也將記住,此屆花炮節首次采用的“政府主導、市場運作、企業承辦、部門配合”運作手段——這是瀏陽花炮節的一個重大創新,亦是瀏陽花炮產業發展的一大進步。 2005年第七屆 融合世界文化 2005年10月18日,這一晚,瀏陽讓煙花文化再次綻放光彩。 抬首仰望星空,兩萬余高空禮花彈爭奇斗艷,染紅了瀏陽夜空。架子煙花大手筆將法國凱旋門、中國長城、美國自由女神像、埃及金字塔、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“整體搬移”至千古瀏河畔。 這一刻,大型歌舞、幽默劇、卡通情景劇、不同風格器樂演奏,“百老匯”式的藝術形式在花炮節開幕式上精彩上演,焰火與音樂實現完美交融;這一刻,瀏陽煙花讓世界文化再度融合,綻放光彩。 在這一屆花炮節上,來自京、津、滬等地的11個花炮主產銷區的代表為建立花炮區域合作機制聚首瀏陽,簽署《中國花炮區域合作瀏陽宣言》,建立花炮安全合作機制。 2003年第六屆 首次啟用觀禮臺 2003年,適逢瀏陽撤縣建市十周年慶典,瀏陽花炮也完成了歷時五年的工廠化改造;ㄅ谟蒙钋槎k麗的語言,盡訴古老的榮耀和過往的奮斗歷程,寫下“再造輝煌”的豪言。 這一屆花炮節舞臺搬到了觀禮臺。在建成于當年且為當時世界最大的專用焰火燃放場——觀禮臺,焰火晚會將焰火燃放、文藝演出、音樂噴泉、水幕電影有機結合,舞出了千百年來瀏陽的精、氣、神。 萬炮齊鳴,群山環繞中,國際煙花協會首屆年會順利召開,中國首家國際性民間組織正式在瀏陽落戶。作為東道主,瀏陽人首次大規模用花炮“宴請”世界,展示最新管理模式和前沿科研成果,用經貿洽談簽約活動把花炮“嫁”給全世界。 2001年第五屆 煙花瀑布創紀錄 2001年,瀏陽舉辦首屆國際煙花質量技術安全論壇暨第五屆中國(瀏陽)國際花炮節。從這一屆開始,正式確定瀏陽花炮節每2年舉辦一屆。 在開幕式上舉行的焰火晚會,集齊了當時最新最全最先進的煙花產品,安裝距離寬、點火點多,效果蔚為壯觀。 各種禮花把瀏陽河裝點得絢麗多姿,在高空、水上噴射出一朵朵爭奇奪艷的花環。全球最長的2000米雙層冷光煙花瀑布從12米高處飛流直下,飛花濺玉,與碧波蕩漾的瀏陽河相映成趣,創造了煙花瀑布的世界吉尼斯紀錄。 節會期間,世界23個主要煙花產銷國就21世紀花炮質量技術與合作達成了共識,締結了《首屆國際煙花質量技術論壇(瀏陽)宣言》。 1998年第四屆 電子點火首亮相 東方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,星如雨。1998年,加入科技元素的花炮節欣然蝶變,創下了多個第一。 燃放第一次啟用電子點火,第一次使用節會徽標,第一次在湖南臺現場直播……節會在國內外引起巨大轟動,充分展示了瀏陽作為“花炮之鄉”的風采和魅力。天穹為幕,煙花作筆,畫出了直徑達10米、經緯交錯、象征燦爛輝煌的花炮節徽標,更畫出了2米高、80米長的“中國花炮之鄉歡迎您”的中英文對照字幕。 這一年,瀏陽花炮節更名為瀏陽國際花炮節,不再局限于經濟層面,開始以宣傳瀏陽花炮產業形象和城市形象為主,整體理念也完成從產品向商品向文化藝術轉變。 1993年第三屆 煙花盛開,“三喜臨門” 盛開的煙花,照亮了瀏陽河的上空;鏗鏘的鑼鼓,奏響了前進的樂章。 第三屆瀏陽花炮節開幕,與瀏陽撤縣設市慶典,319國道瀏陽段改建工程奠基剪彩儀式同天舉行。三件喜事同時操辦,顯示出瀏陽經濟的活躍——這一年,瀏陽主動甩掉了貧困縣“帽子”。 花炮模型隊作為主力軍,用一種輕質泡沫材料擴大仿制各種花炮的形狀,手持或穿戴在游行人員身上,“亮”出花炮產業新成果……在這次節會期間,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八大產業藝術游行,展示出瀏陽蓬勃發展的風貌。 本屆花炮節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關注,為湖南對外貿易贏得了商機。節會期間,還舉辦了與中國土產進出口公司聯營出口花炮的新聞發布會,創造了中國花炮營銷史上的輝煌。 1992年第二屆 焰火表演登上央視 緊跟新年的腳步,第二屆花炮節結合了春節和元宵的傳統,晚會別具特色的瑞雪豐年、紅燈賀歲、輕歌漫舞、花好月圓、五谷豐登等八組焰火表演,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的向往和追求。 碧波蕩漾,白浪連天,瑞雪紛飛,冰川起伏,天空下起的吉祥“雪”,足可以假亂真;紅蕊綠環、藍蕊紅環競相爭艷,猶如彩虹高掛,星月滿天……這一場喜慶而不俗的表演,被中央電視臺《神州風采》欄目搬上了熒屏,瀏陽花炮節由此第一次經央視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推介。 “群龍聚山城”的龍燈會也是本屆花炮節一絕。全市精心選出的八支龍燈隊穿梭于瀏陽大街小巷,表演自下午延續至晚上。天上地下,燈火輝映,璀璨的光亮照亮了不夜的瀏陽城。 1991年第一屆 中國宮燈紅滿天 21響禮炮攜帶21條彩帶飛向藍天,1000多只彩球騰空而起,1萬多枚禮花彈、2000多只盆花競相爭艷。滿天花雨,光耀照人。瀏陽花炮藝術節一問世,就驚艷了整個天空。 舞臺是一個十四平方米的大型閃光輪花炮模型,以積木形式展現出“臘梅報春”“天女散花”等花炮拳頭產品。只見“寶劍”出,“金蛇”動,“紅燭”亮,“布谷”鳴……最令人叫絕的是,當300發禮花彈飛騰而上,天空中神話般出現100多盞紅艷艷的宮燈,懸掛于玉宇瓊樓,使得外賓驚呼“OK!中國宮燈”。 首屆瀏陽花炮藝術節包括開幕式、花炮藝術游行、大型焰火晚會、花炮文藝晚會、歌舞表演和傳統花鼓戲演出、瀏陽名優特產展銷、花炮彩燈和燈謎晚會燈等十大子活動。 以花炮為生、以花炮為榮的瀏陽人民,在節會期間競相走上街頭, 共享節日歡樂。特別是花炮藝術游行時,排成長龍的人們擁在16臺各式藝術彩車、摩托車隊、銅管樂隊等左右,觀看各類實時藝術表演,一度達到萬人空巷。 “文藝唱戲、經貿搭臺”,這是瀏陽從1991年開始,舉辦花炮節最樸素的愿望。第一屆花炮節期間,十幾萬外地人涌入只有3萬常住人口的瀏城,帶來熱烈人氣和商機,寫下了行業盛會絢爛的第一筆。 |